
自動駕駛車輛依賴許多傳感器來檢測周圍的物體和環境。傳統方法是使用相機和激光雷達進行工作。但一些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已經為自動駕駛車輛建立了先進的高分辨率雷達技術,也被稱為4D成像雷達。
其中一家是位於韓國的初創企業bitsensing。這家初創企業表示,其4D成像雷達不僅適用於自動駕駛,還可以應用於智慧城市和數字醫療領域,並且已經為高分辨率雷達技術完成了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bitsensing成立於2018年,由bitsensing的CEO Jae-Eun Lee創立,他是一位前南韓Tier 1供應商Mando Corporation的高級研究工程師,負責領導南韓首個中程77GHz車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
在2015年,Lee在韓國仁川永宗橋目睹了一起因濃霧和能見度不佳而造成的悲劇性車禍,這一轉折點幫助他意識到雷達技術的採用對於預防此類事故是多麼關鍵,於是他決定專注於通過啟動bitsensing來加速其商業化。
'傳統方法,特別是在汽車行業中,通常專注於相機和激光雷達系統。但是這些系統受到環境條件(如照明不佳、霧或雨)的限制,這對於移動系統至關重要, 'Lee說道,並補充說這些限制可能導致減少對物體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的檢測,以及確保安全。
在被問及4D成像技術是否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取代激光雷達時,Lee告訴我,成像雷達的當前性能還無法匹配目前激光雷達系統的極高分辨率,但它具有顯著的潛力。這意味著隨著成像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預計其將達到可以取代激光雷達的程度,可能比激光雷達本身的發展速度更快。
在2023年的CES上,以色列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的CEO Amnon Shashua在演講中表示,Mobileye已經開發了自己的4D雷達,到2025年,Mobileye希望除了前置激光雷達外只部署4D成像雷達。Shashua的評論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據Frost&Sullivan報告,大多數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將在其ADAS/AD感知器套件中整合4D成像雷達,以及相機、激光雷達和其他感知和成像雷達。
Bitsensing不是唯一一家開發4D成像雷達的公司。總部位於加州的Altos Radar和總部位於特拉維夫和達拉斯的Arbe Robotics也為自動汽車建立了高分辨率雷達,以感知周圍的物體。Lee還提到Oculii和Zendar作為這家初創企業的同行。
在被問及與競爭對手有何不同時,其高分辨率的4D成像雷達為自動駕駛車輛系統提供了環繞檢測解決方案,其範圍涵蓋超過300米,檢測範圍比傳統雷達提高了50%。
此外,該公司聲稱其交通洞察監測傳感器(TIMOS)是首個將邊緣智能計算設備整合到智能運輸系統(ITS)解決方案中的傳感器。
例如,其24GHz人工智能交通雷達設備由Nvidia Jetson提供動力,配備集成GPU系統。這意味著不再需要笨重的外部PC和電纜,而是通過TIMOS作為一個單一系統,將數據收集迅速轉換到分析。TIMOS現在正在六個國家使用,可提供對12條車道以及汽車和摩托車等車輛的可見性和智能。它還可以識別安全問題,包括亂穿馬路、逆行駕駛、超速違規以及靜止車輛。
'我們的交通解決方案融合了相機和雷達技術,我們目前正在進行多項項目,將這種融合雷達解決方案安裝在來自韓國及其他地區的高速公路上, 'Lee繼續說道。'這些好處包括交通管理和跟蹤突發事件,如停在路上的車輛,同時還向控制中心提供關於車輛數量、速度和佔用情況的實時交通見解。'
這家公司還希望將其雷達技術應用於數字健康領域,特別是睡眠護理。該公司表示其雷達可以監控睡眠質量、呼吸窒息和肢體運動,並提供有關用戶睡眠狀況的數據分析。
'對於健康技術,我們提供雷達硬件以及API,讓公司將睡眠質量監測集成到其軟件中, 'Lee告訴TechCrunch。'目前,我們的解決方案已經引入了韓國、新加坡和日本的老人照護機構和醫院。'
Lee表示,該公司目前處於收入增長階段,正在通過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擴大全球業務。它可以提供硬件和軟件、數據以及許可協議。
'最近,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延遲已經成為一個重大問題,這引起了一些人認為傳感器市場可能存在一些限制, 'Lee提到。
自軟件定義車輛(SDV)時代的過渡,將需要從早期階段開始快速整合高性能和多傳感器。因此,成像雷達和高級雷達市場預計將非常快速擴大。
參與最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韓國開發銀行,HL Mando Corporation,韓國工業銀行和Aju Capital,這將使其自成立以來籌集的總額達4600萬美元。'